《长安伏妖》中保剑锋、克拉拉的主演可谓包罗万象。
首先,上演的是古代盗墓,惊悚程度不亚于盗墓剧;其次,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;最后,影片还称得上是一场“美食秀”,李长安做的美食让六骑中的五人被征服;最后,李长安因意外吞下玄牝珠而开挂,最后,李长安终于失去了他的爱人公孙玉。
但真正让这部电影有深度、有层次的,应该是最后的三场PK。
一、马三和神策军的PK。
长安城中因玄牝珠失窃,妖怪横行。
但六骑发现,这些妖怪并非真的妖怪,而是中毒后变幻而成的小动物。
为了回归人间,妖怪们在长安百姓喝的鱼汤中也加入了毒药,让他们产生了妖怪现象。
恐怖的是,表面的毒药并不可怕,这些毒药遇到血才会让人真正妖魔化。
要想拥有强大的妖兵,鱼公公就让皇帝下令将妖兵处死。
六骑司为了救他们,研制了解药,让这些百姓活下来。
但神策军没有给他们时间。
在这个时候,马三站起来,用他的一生的力量做了一个咒语,就是要保护这些人。
马三与神策军的对峙,是君命与人命的较量。
虽然马三也是宫廷里的人物,但他不会舍弃百姓,不顾人命。
还有神策军,他们只执行皇帝的命令,没有问对错。
这种对立,讨论的正是人生的意义。
若神策军听了马三的话,不但能保住百姓,神策军也不会出问题。
但神策军不听,最终导致百姓与神策军同时被妖化。
女主角也因此牺牲。
李长安和杜无缺的一次PK。
在杀死了自己的同门雷艳之前,杜无缺被鱼公喂下了妖王的魂魄。
大家都认为他是在妖王的控制下,走火入魔,丧失理智的。
他到李长安那里去PK。
这肯定是一场硬战,我们知道。
这是妖王和玄牝珠的终极对决。
但是,在最后的关头,杜无缺说:我不是妖王,妖王那一点残存的魂魄早已被我炼化,我就是杜无缺。
那么他为什么要杀了李长安?
是他抢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公孙玉。
尽管情节有点狗血。
然而,导演却想借这狗血的情节,来告诉我们人性的邪恶。
人们一旦穿上了邪恶的“外衣”,就有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做到。
当杜无缺清醒的时候,是不敢杀李长安的,因为他怕公孙玉怪他。
但当他吞噬了妖王的魂魄,感到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推到“妖王”身上,自己有了做坏事的借口时,便可以为所欲为了。
甚至没有一丝悲伤地杀死了自己的同门师妹。
那是人性的邪恶所在。
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,而是人的内心之恶。
剧中最大的boss,不是妖王,而是杜无缺,心中充满了邪恶。
第三,契勒、王诸葛与鱼王的PK。
前面两个PK,都是人与人的PK,主要是在人性阴暗面上的探索。
而且最后这场PK,才是人与妖PK。
鱼公就是妖怪,他潜伏在人类世界,想要恢复妖怪的统治。
但是人类怎么能让他得逞呢?
契勒和王诸葛对着干。
第一,找出自己的弱点,怕火,然后用火攻击。
接着就是釜底抽薪,找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据地,发动进攻。
最终,还采用了偷袭手段,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照一般电影的惯例,不是应该有什么反转吗?
然而这种“死去活来”的逆转已经让李长安用上了,最后只能“不讲武德”了。
人妖的PK,只表明人类最终将战胜邪恶。
即使再贵,也是值得的。
“长安伏妖”的主创班底可谓金光闪闪,曾执导《喜剧之王》《少林足球》《唐伯虎点秋香》等经典电影的香港导演李力持,又找到了老搭档吴孟达、罗家英,重新创造了周氏王牌班底江湖。
吴孟达在片中扮演的马三和贾冰扮演的王诸葛都是六骑司的一员,日常互动有很多,机智有趣。
就特效而言,《长安伏妖》聚集了国内外八大顶级视效团队,采用实景+CG技术,特效镜头超过1300个。
本片中青面獠牙的妖怪在场景中跳跃爬行,慢镜头扫视妖怪的身体,沟壑纹理清晰可辨,同时,随着动作状态的改变,肌肉组织也会产生逼真的颤动。
奇门遁甲各种法术的精细层次的视觉呈现,也会让观众身临其境,沉醉其中。
尽管有些情节有点差劲,但总体而言,还是值得一观的。
-
支付宝扫一扫
-
微信扫一扫